当许多人认为广东的LED产业走向衰落的时候,东莞勤上光电公司却忙着在世界各地布点,从深圳到马来西亚、墨西哥的高速公路,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到国家大剧院,该公司的LED灯都在熠熠生辉。实际上,在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不利影响下,广东的LED产业却逆势增长,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同时,这一新兴产业在广东的研发和应用都在突飞猛进,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继续名列全国第一。
这只是广东推进协同创新的一个缩影。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企业特派员、科研团队引进……近年来,这些科技工作方面的新名词几乎都是广东产,全国热。在“大科技、大开放、大合作”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广东以全新的模式来整合各种创新资源,以协同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去年,有关合作实现产值2300多亿元,创利税237亿元。
创新团队带动1437家企业实现产值50亿元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经济呈千帆竞发态势,而一直领跑经济发展的广东显得后劲不足。至2004年,广东的技术自给率仅为42.8%。尽管科技资源相对匮乏,但广东从2005年起搭起了产学研的大舞台,集结省内外、港澳台和国外的科研力量,与省内企业进行协同创新。
广东在全国率先引进创新团队,建立的三批团队迄今共吸引全球的高层次人才1620人,带动集聚各类人才近6000人,“以才引才、以才育才、以才聚才”效益凸显。团队为广东带来一大批产业发展紧缺的关键核心技术:获得发明专利377件,国际专利142项;研发新产品、新装备、新工艺159个,实现直接销售额达4.58亿元,带动上下游1437家企业实现产值达50亿元,呈现出强劲的市场发展潜力。
在这一背景下,广东各地不再满足于一校一企的合作,纷纷搭建长远的创新平台。过去与广东中小企业接触较少的教授、专家,如今和企业常来常往。中山大学苏锵院士的助手王静副教授说:“苏院士的专业是稀土发光材料,因此中山市古镇正是他寻找课题和应用成果的好地方。中山大学与古镇成立了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中心,我们正与中小企业开展各种合作。”
除了成果转化,协同创新也对各方带来了更大、更长远的影响——企业认识到科技是生命线,院校也认识到科研与产业密不可分。
围绕产业链创新校企就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广东科技部门领导认为,以产业链为创新链的载体,才能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政府部门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除了为服务双方搭台,还要做出更高层面的规划。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我省组织院校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绘制产业技术路线图,找到路径上的关键技术节点,从而加快产业的创新效率、少走弯路。
同时,政府大力推进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攻关,以占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的制高点。我省去年投入5.41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77个项目,带动社会投资总额超过41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73亿元,年利税超过4亿元。
在LED产业,省科技厅牵头组织了22家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省半导体业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由行业尖端团队编制了《广东省LED产业技术路线图》,找准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点开展联合攻关。在此指引下,我省企业研制成功第一台国产MOCVD样机,设备总体性能指标接近同类型国际产品。
针对产业标准不一、质量参差的问题,广东发布了《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确立产业标准体系的规划和实施路线。除了生产过程,广东在应用示范过程也不断创新,探索“企业+用户+银行”的商业模式,全省累计推广应用LED路灯示范路段超过10000公里,累计节约用电近3亿千瓦时,示范规模和建设进度在全国名列前茅。
三年引进14个国际先进团队
■创新亮点行
近年来,东莞以“人才东莞”战略为指引,大力推进落实松山湖大学创新城、人才大厦、人才特区、人才服务IC卡等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三年来,东莞共引进14个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其中,去年新引进福地电子、易事特、众生药业等5个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中有6名海内外著名专家。
东莞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高端创新人才是最欠缺的创新要素。因此,该市通过政府引导和投入打造协同创新平台,与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了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华南工业设计院等11个产学研结合公共创新平台,以吸引全国甚至全球人才为东莞的创新服务。在引进的创新团队中,100多名团队成员中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人才64名,拥有博士以上学历人才85名。
与此同时,在一批创新程度高、产业带动效应好的项目带动下,许多创新人才聚集这片热土。2012年8月,由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与广东生益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云计算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这是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引入云计算产业国际创新团队后结出的一枚“硕果”。在东阳光集团药业研究院,由德国科学家西格弗里德·高曼领衔研制的抗乙肝病毒一类新药GLS4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一旦获准上市,不仅将填补国内外空白,更对东莞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招才引智给东莞带来的更大回馈,是提升了整个区域的产业创新能力。广东光大集团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与北大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联手成立了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合作一直都不错,因为很多技术方面问题,单靠一家企业很难完成。所以我们提出了与东莞合作成立光电研究院。”该中心主任张国义教授表示,北大光电研究院围绕光电产业上中下游技术,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设立半导体照明技术研发平台、激光显示器件技术研发平台等5个技术研发平台,使整个区域的产业链更具竞争优势。
人才支撑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了重大科技项目承担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孵化,也为东莞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数说协同创新
广东开展省部院产学研合作7年来,省级财政投入28亿元,带动地级以上市财政投入120亿元,社会及企业投入达1000亿元。
吸引全国640多所院校的2.5万多名专家、教授来粤工作,组织实施合作项目2万多项,累计实现产值1.2万亿元、利税1700多亿元,获得专利2.8万多件。
全省企业科技特派员累计达6200名,建成产学研创新联盟达103家,为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9.1万人。
■创新专家谈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军教授:
引入市场化机制
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不同目标的协同创新,需要探索不同特点的体制机制。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应在体制机制设计上引入市场化机制。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是广东省科技厅、东莞市政府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创新平台。建院4年多时间,工研院组建了一支500余人的技术团队,开发了10余类制造装备,为3000多家企业提供了高端技术服务,孵化了8家高技术企业,投资兴建了一个产业孵化园区,为东莞乃至广东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上述工作进展得益于许多有利条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体制机制创新。
在体制上,工研院采用了“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模式,通过引入市场化的协同创新手段,较好解决了政府、学校、企业和团队之间的不同目标诉求。因此,政府投入初期建设资金,得到的是对当地产业的技术支撑;学校投入人才及无形资产,得到的是学科发展和社会影响;企业投入研发经费和孵化资金,得到的是经济效益和产业回报;团队投入技术成果,可得到学术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的多重回报。
体制不同,必然决定工研院这样的新型科研机构一定要采用全新的运行机制。例如,以“跟投制”代替“行政命令”,建立了新型决策机制。该机制借鉴了金融机构的跟投机制,决策者是利益攸关者,决策成功则决策者受益,决策失败决策者跟着受损。再如,以“股份制”代替“打分制”,建立成果利益分配机制,避免追逐短期利益。其他的机制包括:以“聘用制”打破“终身制”的人事管理制度、以“租赁制”打破原有设备资源的隶属关系等。不难看出,上述机制的核心是市场化。因此,市场化机制不仅仅是协同创新在产业化阶段的重要工具,在前期研发方向选择、人才队伍建设、资源共享与管理以及成果利益分配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南方日报记者 林亚茗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记者 钱从波
通讯员 粤科宣 邓媚